
歡迎來到本生(天津)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網站!
-
移液器操作全指南:從握持到校準的規范步驟移液器操作全指南:從握持到校準的規范步驟以下是本生對移液器操作的完整規范指南,綜合高可信度來源整理:一、握持與安裝標準握姿?四指握住上部,拇指按壓控制按鈕(機械式移液器)電動移液器可自由選擇舒適姿勢吸頭安裝?垂直插入吸頭,輕壓并左右旋轉半圈確保密封禁止撞擊吸頭(易導致密封性下降或部件損壞)二、移液操作流程(一)正向移液(常規液體)預潤洗?:吸排液體2-3次(提升精度,尤其對粘稠液體)吸液?:垂直浸入液面2-3mm(微量移液器)或3-6mm(大量程)按壓至第一檔,緩慢釋放按鈕(...
2025 7-3
-
產品推薦:熒光定量PCR八聯管配光學平蓋(雙層卡扣)熒光定量PCR八聯管配光學平蓋(雙層卡扣)以下是關于熒光定量PCR八聯管配光學平蓋(雙層卡扣)的技術選型指南:一、核心產品參數項目??參數說明?適配機型?羅氏LightCycler、伯樂CFX96、ABI7500等主流熒光定量PCR儀材質特性?高純度聚丙烯(PP),無DNA/RNA酶,耐121℃高壓滅菌光學性能?透明款透光率92%,乳白款可減少信號干擾(提升熒光強度15-20%)包裝規格?120條/盒(含配套平蓋),10盒/箱二、關鍵設計特點雙層卡扣密封?獨立開蓋設計,避免交...
2025 7-3
-
如何完善ELISA試劑盒實驗中的過失在ELISA(酶聯免疫吸附試驗)試劑盒實驗中,完善實驗過失需要從實驗設計、操作流程、質量控制到結果分析等多個環節進行系統性優化。以下是關鍵改進措施:1.實驗前準備試劑和樣本檢查確認試劑盒在有效期內,保存條件符合要求(如避光、低溫)。避免反復凍融樣本或試劑,分裝保存。樣本預處理需規范(如離心去除雜質,避免溶血或脂血)。設備校準確保移液器、酶標儀等設備經過校準,尤其是微量移液器(誤差需檢查酶標儀濾光片波長是否匹配試劑盒要求。實驗設計設置合理的復孔(建議至少雙孔)和對照(空白對照、...
2025 7-2
-
96孔白框/黑框透明底 TC處理培養板的使用區別以下是本生關于96孔白框與黑框透明底TC處理培養板的核心區別及選型建議:一、光學特性與信號檢測差異?白框透明底?優勢?:白色邊框可反射化學發光信號,增強檢測靈敏度(信號強度提升30%-50%),同時透明底支持顯微鏡直接觀察細胞形態?。適用場景?:化學發光檢測(如ELISA)、細胞成像分析、低背景熒光實驗?。黑框透明底?優勢?:黑色邊框吸收雜散光,減少熒光孔間串擾(背景干擾降低60%以上),適合高靈敏度熒光檢測?。適用場景?:熒光素酶報告基因檢測、TR-FRET、帶熒光標記的細...
2025 7-2
-
200μL一次性滅菌吸頭的詳細信息及選購建議以下是本生關于200μL一次性滅菌吸頭的詳細信息及選購建議:一、主流產品參數對比材質與滅菌?進口聚丙烯(PP)材質,符合USPClass-VI標準,伽馬射線滅菌確保無DNA酶、RNA酶和熱原?低吸附型號內壁經特殊處理,減少掛壁和殘留(如Axygen斜角尖嘴設計)?適配性?兼容多品牌移液器:Eppendorf、Gilson、Thermo等?吸嘴尾部彈性椎體設計增強密封性?二、包裝與價格品牌包裝規格特點Axygen96支/盒,50盒/箱低吸附斜角尖嘴設計?BUNSEN96支/盒,...
2025 7-2
-
6孔 12孔 96孔 與 48孔 細胞培養板之間區別以下是本生對6孔、12孔、48孔和96孔細胞培養板的核心區別及選型指南,綜合技術參數與應用場景分析:一、基礎參數對比?參數6孔板12孔板48孔板96孔板單孔面積?9.6cm24.5cm2約0.95cm20.32cm2培養液量?2.5mL2.0mL100-200μL100-200μL細胞量?2.5×10?個1×10?個約10?個10?個通量?低通量(6樣本/板)中低通量(12樣本)中高通量(47樣本+1對照)高通量(94樣本+2對照)二、應用場景選擇?6孔板?適用實驗?:流式細...
2025 7-2
-
微量離心管(1.5mL & 2.0mL)選購指南:材質、耐溫性與實驗適配性微量離心管(1.5mL&2.0mL)選購指南:材質、耐溫性與實驗適配性以下是關于1.5mL和2.0mL微量離心管的選購指南,綜合材質特性、耐溫范圍及實驗適配性進行分析:一、核心材質特性聚丙烯(PP)材質?醫療級PP材質為主流選擇,耐有機溶劑(如酚/氯仿),化學穩定性高半透明至全透明設計,便于觀察樣本狀態,部分型號含磨砂書寫區特殊處理工藝?無DNase/RNase認證,避免核酸降解風險低吸附表面處理,減少樣本殘留(回收率95%)二、耐溫性能對比參數1.5mL離心管2.0mL離心...
2025 7-1
-
全面解讀PCR 8連管:設計特性、適用實驗及使用技巧全面解讀PCR8連管:設計特性、適用實驗及使用技巧以下是本生關于PCR8連管的系統解析:一、核心設計特性結構設計?8根獨立管體通過共連底座一體化設計,標準容量為0.1mL/0.2mL(少數型號0.5mL)醫療級聚丙烯(PP)材質,耐溫范圍-80~121℃,可高壓滅菌(121℃/15psi)性能優化?超薄均質管壁(厚度透明度90%,平蓋設計適配熒光定量PCR的光學檢測需求防污染特性?無DNA酶/RNA酶認證,避免核酸降解風險無菌處理及低滯留率設計,減少交叉污染和樣本損失二、適用...
2025 7-1